
中國的彩燈文化,是中國文化領域的一個分支。它包括朝廷宮燈、民間燈彩、現代節日裝飾用燈等物化產品和有關彩燈的規格形式、材料選擇、配色原則、工藝結構、風格特色、文化表現、生活描摹、情緒表達,形象傳遞等思維產物。
時代在不斷的更新迭代,現在彩燈在傳統彩燈上又進一步發展:
傳統彩燈制作源于民間,人們將這項活動當作一種娛樂休閑的方式,它也是手工技藝的表現途徑。傳統彩燈制作使用竹木、羽毛、貝殼、綾絹、玉佩等各式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等工藝制作完成彩燈,有的傳統彩燈再配以書畫、剪紙等裝飾環節,*后形成一個綜合工藝品。古代的燈會以賞彩燈、售彩燈、猜謎等娛樂方式引了不同階層、不同生活背景的百姓,之所以一個燈會就讓人如此流連忘返,總的來說是因為其具備單個或少量彩燈展示中所無法形成的一種大型活動的年節氛圍。
現代彩燈制作延續了傳統彩燈制作工藝,并拓寬了彩燈制作用材的渠道,運用了一些現代工業能夠制作的新型彩燈材料,如鋼材、玻璃、纖維、陶瓷、塑料、噴繪等,現代彩燈制作工藝逐步完善。利用現代工業帶來的技術優勢,燈會的規模也由小變大,彩燈由個體發展為群體。一個具有升華意義的變化是由靜止彩燈發展為聯動彩燈、由無聲彩燈發展為有聲彩燈,彩燈的布局由平面居多發展為立體居多,現代彩燈將建筑、電子、遙控、機械、聲學等新技術、新工藝運用于彩燈制作,把形、色、聲、動相結合,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彩燈藝術作品,也增添了彩燈藝術作品的趣味性與觀賞性。


冀公網安備 13053202000258號
版權所有:河北省炫妙燈彩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邢臺市網商軟件開發有限公司